
妊娠期铁缺乏指妊娠期血清铁蛋白 <20 μg/L,根据储存铁质量浓度分为3期:铁减少期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、缺铁性贫血期。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指妊娠期因铁缺乏所致的贫血,Hb<110g/L,是妊娠期铁缺乏最严重阶段。

妊娠期铁缺乏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曾患贫血、多次妊娠、在1年内连续妊娠及素食等。存在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,即使 Hb≥110g/L也应检查是否存在ID。

妊娠期妇女出现铁缺乏时易出现疲劳、易怒、注意力下降及脱发等临床表现。血红蛋白下降之前储存铁即可耗尽,故尚未发生贫血时也可出现上述症状。当进展为缺铁性贫血时患者可合并有面色苍白、乏力、心悸、头晕、呼吸困难等,与贫血程度相关。

建议所有妊娠妇女在首次产前检查时(最好妊娠12周以内)检查外周血血常规,每8~12周重复检查血常规,可同时检测铁蛋白。

建议合并妊娠期铁缺乏及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,剂量及疗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患者可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色肉类、鱼类和禽类等,同时可配合食用富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如水果、蔬菜等。诊断为重度及极重度贫血者应及时就医,在产科医生指导下随访观察.建议血清铁蛋白<30μg/L的妊娠妇女口服补铁。[1][2]

[1]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.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[J].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, 2014年7期, 451-454, 2014.
[2] Pavord S, Daru J, Prasannan N, et al. UK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iron deficiency in pregnancy. Br J Haematol. 2020. 188(6): 819-830.

作者介绍 | |
作者:刘嘉欣 |